端午节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
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
西晋《风土记》说
“仲夏端午。端者,初也。”
这是“端午”一词最早的出处
端午的由来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正阳节、天中节等,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,是龙飞天的日子,即如《易经·乾卦》第五爻的爻辞曰:“飞龙在天”。端午日龙星既“得中”又“得正”,乃大吉大利之象。
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、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,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;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,节俗内容丰富精彩。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,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而不辍。
端午习俗
端午节,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,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不仅如此,还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传说。
扒龙舟作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,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,乃遗俗也。据《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》称,早在7000年前,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,并加上木桨进行划舟。龙舟最初是雕刻龙形的独木舟,后来演化成木板制作的龙形船。
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,来源亦久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。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
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,可制艾绒治病,灸穴,又可驱虫。五月艾含艾油最多,(此时正值艾生长旺期)所以功效最好,人们争相采艾。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。
端午食粽,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。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,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;从口味上分,粽子分为咸、甜两派。端午食粽的风俗,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,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、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,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
灵科超声波的祝福
咨询热线
+86 756 8626887微信咨询
联系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