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科超声波

超声加工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(一)

返回列表 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5.02.19

我们日常生活中,有一种技术,你看不见它的存在,却又常常使用由它加工的物品,你知道是什么吗?

没错,就是超声波焊接技术,它就是超声波焊接技术 ,它以无形之姿,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,医疗器械、汽车配件、消费性电子、打印耗材、家用电器……超声波焊接技术 赋予物品新的生命与价值。

微信图片_20231226110517


那么,你知道超声波加工技术 的发展史吗?

超声加工技术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。1927 年,美国物理学家伍德(R. W. Wood)与卢米斯( A. L. Loomis )首次通过高频超声振动实现了玻璃板的雕刻与快速钻孔,这项开创性实验虽未实现工业应用,却为超声加工技术埋下重要伏笔。直至1940 " 超声加工"这一专业术语正式见诸文献,相关工艺技术描述才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,开启了该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探索。 1957年,美国工程师A.S. 科恩成功研制首台实用型超声加工机,标志着超声加工技术正式迈入工程化应用阶段。

国际研究格局方面,日本在该领域展现出先驱优势。20世纪50 年代初,日本在甲府设立专业振动切削研究所,中央大学岛川正憲教授编著的《超音波工学—— 理论和实际》与宇都宫大学隈部淳一郎教授提出的振动切削理论,共同构建了日本超声加工研究的理论基石。

欧美国家的研究则呈现差异化发展路径。美国虽在60年代初因技术瓶颈暂停研究,但 70年代在超声钻中心孔、焊接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,1979 年通用超声振动切削系统的问世奠定了其工业应用基础。德国、英国通过 对超声加工的机理和工业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

作为超声波塑料焊接领域 的佼佼者,灵科超声波持续在产品研发与技术革新上深耕细作,凭借深厚的专业底蕴、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资深的专家团队,为制造商量身定制专业且成熟的解决方案,精准应对市场的多变需求与挑战。

微信图片_20241009150138


【相关推荐】

咨询热线

+86 756 8626887